自2019年10月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青铜峡市按照高起点开局、规范化运行、特色化推进的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一把手”挂帅。市委常委会先后2次研究新时代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审定《青铜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确定6镇1街道23个村(社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先行先试。由市委书记担任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镇党委书记任所长,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总体设计。设计制作全市统一的文明实践标识,建立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挂点联系文明实践所、站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三是人财物保障。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配备5名工作人员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市委、政府每年给与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志愿者嘉许、活动运转等。目前,已对7个试点所23个试点站拨付专项经费58万元,确保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做事、有资金干事。
(二)建强志愿服务队伍,聚焦文明实践主体力量。一是培育“1+8+N”志愿服务体系。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委书记任总队长,下设理论宣讲、惠农政策、应用技术推广、文明实践等8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各文明实践所、站结合自身实际,组建N支志愿服务分队,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格。截至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293个,注册志愿者64170人,占全市总人口22.3%(目标比例>13%),每名志愿者平均服务时长37小时,参与率55.30%。二是打造品牌,解决群众所需。陈袁滩镇唐滩村,结合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实际,成立“红草帽”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依托沿黄分布实际,精心打造“保护母亲河,红草帽在行动”品牌,队员们自发在村部附近承包200余亩土地,建设志愿服务创收项目基地。峡口镇沈闸村汇聚400余名热心公益事业人群,组建“携手同行”志愿服务队,主要开展政策宣讲、扶贫帮困、绿色环保、医疗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邵岗镇同乐村以爱心超市为载体,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度,将志愿服务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针对异地搬迁移民种植温棚遇到的难题,科技志愿者为群众常态化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做到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三是加强培训,注重激励引导。组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线上对志愿者培训方式,组织800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荐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我身边的战‘役’模范”评选。对达到一定服务时长的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和实行积分兑换,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三)整合资源平台,搭建文明实践载体。一是构筑工作阵地。以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建立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按照“七有”(有机构、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资料、有制度、有职能)标准,打造标准化阵地。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在全市建立龙门文化大院、陈袁滩镇作家协会、邵岗镇同乐村残疾人康复站等13个文明实践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基层的细胞,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二是搭建服务平台。统筹运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整合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农村党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科教文卫体三级城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组建了8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八传八学”活动,构筑了“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平台。三是强化中心统筹协调功能。探索建立“互联网+文明实践”模式,对接融媒体中心平台,积极创新“群众点单、组织下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中心评单”的“五单制”服务机制,利用“云上青铜峡”客户端市民云信息化平台、微信公众号留言、文明实践项目征集箱和“点亮微心愿”活动等方式实时掌握群众需求;开发建设“村村享”+云广播、云视频终端信息化平台,建立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精准扶贫、便民服务等六大功能,通过手机智能化管理,分时段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科学理论,给群众提供了便捷化服务学习平台,提高了宣传工作效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同时,整合全市文明实践活动资源,制定84项年度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清单,实现群众点单与文明实践配菜双优化。
(四)丰富活动载体,提升群众参与热情。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根据群众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以传思想,学理论、传政策,学致富、传道德,学风尚等“八传八学”为主要内容,采取“讲、帮、乐、树、庆”五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等主题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大讲堂,坚持“一月一讲堂、一次一主题”,截至目前,已开展6期文明大讲堂活动;邵岗镇同乐村利用庭院板凳会,让群众在家门口用能听得懂的语言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二是吸引群众参与。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与激励奖励相结合,推出“积分爱心超市·助推文明实践活动”,对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进行积分量化,群众凭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和服务。三是坚持以文化人。坚持政府购买的形式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今年我市出资180万元购买百场文艺演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