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的一个重大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一项重大改革。自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以来,重庆市城口县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目标,抓体系构建“强堡垒”、抓人员招募“强队伍”、抓群众参与“强动员”、抓活动开展“强激约”、抓制度完善“强保障”推动文明实践落地见效。做法和成效
一、有机融合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筑牢阵地建设堡垒。撬动各方力量,全覆盖推进县乡村三级体系建设,全县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纪念馆、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20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整合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保障公共服务供应长效化、效果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25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4个村(社区)挂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培育了320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二、充分整合各类专业人才资源,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城口把文明实践作为“一把手”工程,打造党员干部带头,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卫生健康、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生态环保、党员扶贫帮困及青年志愿服务、巴山巧媳妇10个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共计志愿者3000余名,其中巴山巧媳妇、文明实践大篷车、助农摩托帮等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既贴近群众又影响广泛,为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做出了良好示范。三、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服务工作,文明实践全民动员。着力推动“群众工作群众共同做”的志愿服务形式,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构建了党建“1+3”志愿服务体系,即:党员志愿服务队统率乡贤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充分激发老百姓的聪明才智,志愿服务于村里的“386199部队”把基层的乡贤能人动员起来,把“五老人员”和农村“三留守”组织起来,以“一带十”“十带百”的方式影响号召更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现今,全县注册志愿者达1.6万人,全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全县志愿服务时长突破10万小时。四、广泛开展活动凸显特色实效,激励群众文明养成。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乡风文明建设,县文明实践中心每月由总队长签发一个主题实践活动,各分队、所、站负责落实,目前,“强三业、促增收”、“五干净六整齐”等主题服务活动开展500余场次。在县、乡集中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村和网格单位以“围炉夜话”“院坝会”“田间课堂”等形式,将志愿服务小活动送到群众身边。“围炉夜话”“助农摩托帮”“爱心超市”、“四点半课堂”“红色记忆宣讲”“敬老餐”“好人工作室”“关爱母亲河”“文化乐园广场舞”等服务项目深受群众喜爱,真正把群众聚在文明实践周围。同时,城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作为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各积分超市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将宣讲学习、文明习惯、传统美德、遵纪守法、公益行动、勤劳致富等志愿服务活动和行为习惯养成纳入文明积分激励内容。五、完善机制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文明实践长效实施。成立了由宣传、组织、文化旅游、司法、生态环保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工作信息,协调活动开展。实施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采取自下而上策划项目,自上而下推进项目的方式,策划制定常态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和创新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逐个推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以考核督查助推工作落地落实。
经验启示
一、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新”和“实”两个方面求突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工作要在内容、载体、手段、机制等方面有创新,要创新宣传理念思路方法,不能再是千篇一律的听报告、听讲座,而是从“新”出发,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利用跟得上潮流的直播平台,跟得上形式的故事比赛,去交流而不是灌输。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华而不实,避免“假大空”,要结合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让老百姓参与之后感到有所值,有所获。
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文明实践为契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城口立足农村人口基数大的实际,广泛发动农村群众,通过各类“接地气”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和不良习俗,带来农村观念的变革,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做到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三、有花盛开,蜂蝶自来。营造以群众为主贴近生活的舞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群众既是文明行为实践主体,也是文明成果享受主体,还是文明素质提高主体。文明实践不能是只存在于党员干部之间的“小打小闹”,而是把文明实践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多给老百姓露脸展示的机会,激发群众自己的参与热情,激励更多人加入到文明实践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真正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生活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